新的藥品網上限價競價方案以價格為主
■新快報記者 黃海昀 實習生 江萍
“新招標方案將完全讓藥企比拼價格,這樣,越大越優越強的藥企可能死得越快!”
據悉,已有企業停止本已上馬的研發投入,藥企大喊“日子不好過”。而醫院方面則稱,新方案可能使部分好藥因價格高競標失敗而從醫院消失。
最高限價打破原有價格體系
此次公布的新方案最核心的關鍵詞就是“限價競價”,采購方式為采購人通過交易系統實行藥品網上采購。按照規定,明年1月1日實施的掛網采購將采取三種定價方式:(一)限價對限價競價目錄中的品種,制定限價后,所有產品報價均要求低于或等于限價。(二)競價對限價競價目錄品種進行競價分類后,同一競價組內有3個或以上廠家的,根據廠家數目不同,確定不同競價入圍比例。報價結束后,將報價由高到低排列,按比例選擇一定數量價格低的品種入圍。(三)價格談判在限價報價后,對納入價格談判的品種,組織專家進行價格談判,公開整個談判過程,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記者、特邀監督員、社會群眾現場參與監督。
其中,限價藥品的規定為:對于有歷史中標價的品種,根據省屬、廣州市、深圳市、惠州市、湛江市、云浮市、中山市、江門市、汕頭市、陽江市、汕尾市、河源市、韶關市、珠海市、肇慶市、潮州市最近一次藥品招標的中標價,以同通用名、同劑型、同規格、同競價分類的藥品中標價由低到高選擇百分位數為P75的價格作為最高限價。
對于這一點,企業認為是最要命的。因為在此前是由各地級以上市單獨招標,有的企業為了打入某一城市的醫院,犧牲企業局布利益,將這個地區的價格調低,有的甚至是倒貼,才招標成功。但是,按照新規定,明年的招標將取這十六個城市的最低招標價作為最高限價。廣州一知名中藥企業的市場經理對記者說,這將嚴重破壞企業的原有價格體系,原本企業只是一個地方虧損,現在是全線虧損。“這樣還不如不參加競標。不招標是死,招標死得更快!”
成本核算沒有考慮研發
2006年的招標質量分所占的比重低,已經讓不少品牌企業失標,這次完全以價格為導向,部分企業表示,“可能連入門的機會都沒有”。
廣州香雪制藥公司副總經理莫子瑜提出兩點看法:一、新方案以價格作為競價的中心,對產品的質量檔次缺乏考慮,這對質量體系檔次較高的企業來說不利。如果只是按照價格采購藥品,那么只有便宜價格的藥品才能進入醫療系統,品牌藥品就很容易消失。二、對藥品成本考慮不周現在考慮藥品的價格只是從原料、包裝成本考慮可降價空間,卻忽視了藥品研發的投入(例如用指紋圖譜分析多種藥材)和市場投入(例如說包裝設計)。
他舉例,香雪抗病毒口服液,僅是藥材外包裝設計就花了10萬元,在科研上做指紋圖譜就花了近700萬元。但國家在定價調研時并沒有考慮
這些。還有,就算是直接生產成本,香雪的原材料是自己的GAP基地種植,這樣對于藥品質量有保證,但價格卻比別人在批發地賣要貴得多。有的甚至要貴10倍。但事實上,零售價并沒有比別人貴多少。就這樣,如果按照此次掛網限價的規則,就算是10個產品取6個我們仍然取不上,價格肯定是最高的那一兩個。
他說,“本來企業要投入一些錢為香雪抗病毒口服液做一個新適應癥臨床,去年已拿到批文。但是,現在停下來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現在的招標政策不鼓勵企業研發,投入大量的資金做了,最后,不僅零售價不可能漲一分,連招標都入不了圍,企業界哪里還有積極性。
廣州潘高壽董事長魏大華對記者表示,該政策對企業的整個系統都會發生很大的改變,“現在只能去盡量去適應新的政策”。他說,進不了醫院產品基本上就不太可能繼續下去了。降低生產成本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現在中藥原材料成本是在上升。廣州白云山制藥總廠廠長陳矛此前也對記者說,最近包裝商一直在要求漲價,其他原材料也在漲,今年的平均成本上漲已超過5%。企業不會因成本上漲而降低質量,但是負擔會越來越重。
按照方案第七稿,市商場調節價的藥品,對報名品種,分為三大類別:1.專利藥品;2.過期專利;3.GMP藥品。對此,部分企業認為,專利藥品、過期專利主要是針對外資藥品而言,而GMP藥品則是參加競價的前提條件。但是對于國內企業沒有分出檔次,體現不出質量差別。
像星級酒店還有三星五星級差別,房價也不同。而事實上,不同企業在生產同一種藥時成本差別是很大的。如六味地黃丸,質量好的和一般成本相差一倍以上。
商業賄賂的土壤依然存在
出臺新方案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流通環節和中間盤剝,控制變相漲價和層層加價。杜絕藥品回扣和開單提成。從這一點來說,是醫藥界人士
普遍認同。但是,不少企業表示,事實上新方案并不能徹底杜絕腐敗,商業賄賂的土壤依然存在。
新方案規定,藥品競價分類后,同組內品規報價按價格由低到高排序,確定入圍數:3個廠家取2個,4—5家取3個,6—7家取4名,10個以
上按65%的比例入圍。也就是說中標的不是唯一品種,中標后多家藥廠、多個品種之間仍然存在銷量競爭。一企業的營銷負責人對記者說,國外
藥企參加招標,只要招上,就能保證有一定的銷量。但是,在國內不是這樣。即便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招上了,也可能一瓶也買不出去。因為,同一品種醫院有幾家可以選擇。要讓醫院用自己的藥,仍然要打通醫院關系,醫院的公關成本依然不會少。
業內人士分析,掛網采購除了讓藥品生產企業日了難過以外,對藥品商業企業的影響也很大。為防止洗錢,方案規定,掛網采購的全部品
種實行兩票制,即生產商直接向經銷商開具發票,經銷商向醫院出具發票。這意味著商業公司僅只有配送功能。據悉,此前很多商業公司做藥
廠某個產品的總代理,運作市場。現在廠家可以直接在網上報價,繞過經銷商直接與醫院交易。這樣商業公司的作用將會大大削弱。廣東金康
藥業公司總經理鄭浩濤表示,目前商業公司大約有15%的利潤,如果做配送,只可能有3%的利潤,這樣許多小公司將無法生存。廣州藥品商業企業面臨洗牌。
[相關報道]27國企倡議治理商業賄賂
廣州市國資委治理商業賄賂將重點抓住產權交易、商業貿易領域
新快報訊(記者林波通訊員左梁)廣州市國資企業治理商業賄賂將重點抓住產權交易和商業貿易領域。昨日上午,廣州市國資委組織27家直屬企業(下轄超過1000戶市屬國有企業)及廣州產權交易所召開了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會議。
據悉,廣州市國資委要求,各直屬企業在重點抓好工程建設、土地出讓、醫藥購銷、物資采購、金融投資及其他領域的商業賄賂治理專項工作的同時,要突出抓好產權交易、商業貿易兩個領域的治理商業賄賂工作。
據了解,廣州市國資委已草擬了《廣州企業國有產權(資產)交易暫行規程》、《廣州國有產權交易機構交易管理制度》,現已基本完成征求意見工作,近階段將正式實施,將進一步規范產權交易行為。
為此,廣州市國資委還向社會公開了專用舉報電話(020-83125776),同時要求各直屬企業及其下屬企業也要公開專用舉報電話和電子郵箱,鼓勵舉報商業賄賂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