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體報道“止咳水加可樂”成為現時某些青少年的不良嗜好,從而導致部分學生和家長視止咳水為洪水猛獸,而專家指出正確使用“止咳水”不會上癮。近來“止咳水加可樂可獲得快感”的說法在一些青少年中蔓延。而由于擔心上癮,一些人又過于恐慌,就算是有嚴重的感冒咳嗽也不敢用止咳藥物,這完全是矯枉過正。專家介紹,止咳藥在正常的劑量和正確的使用方法下服用是完全安全的,特別是一些優(yōu)質中成止咳藥成分天然,消費者無需擔心。
“快感”止咳水荼毒青少年
據媒體報道,近期在一些青少年中出現迷戀服用某類止咳水與可樂的勾兌品,以期獲得“快感”的現象。在惠州博羅縣,最早一批服用“止咳水加可樂”的是10余名初中學生,2000年左右,博羅一些酒吧開始出售一種“可樂加止咳糖漿”的飲料,時過6年,博羅的酒吧已經極少再出售這種飲料,但“一口止咳水一口可樂”的喝法已經在當地一些“雙無”青年、中專生和中學生之間傳開。
據透露,這類“止咳水”主要是兩種產品,一種是南京某藥業(yè)公司生產的“復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另一種名叫“可非”的“復方磷酸可待因糖漿”則是由沈陽的一家藥廠制造。
專家指出,含可待因的止咳露等產品一般為處方藥,須在醫(yī)生指導下按醫(yī)囑服用。由于其含有磷酸可待因、鹽酸麻黃堿等成分,大量服用能使中樞神經興奮,服用者會有依賴性并出現心跳過速的反應,因此應該控制使用。據專家介紹,一瓶120毫升的“聯(lián)邦止咳露”相當于4粒可待因藥片,長期服用該藥物,會危害人的內臟。
“止咳藥恐慌”沒有必要
專家透露,目前正值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的高發(fā)期,在部分地區(qū),一些患者看到媒體報道后,錯誤地認為所有止咳藥都含上述成分而產生“止咳藥恐慌”,干脆放棄服用所有止咳藥,結果耽誤了病情,對身體健康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害。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藥學博士沈競康告訴記者,如果是國家正規(guī)批準的止咳藥物,無論是中成藥還是西藥,其中的成分都是有嚴格規(guī)定的,消費者只要按照說明書上的劑量正確服用是不會導致成癮的。針對媒體報道的止咳水上癮,沈競康表示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服用的劑量過大,正常的劑量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此外一些中成藥產品如潘高壽等,其主要成分是川貝和枇杷,消費者不需過分擔心。
有關部門應加強監(jiān)管
據了解,含管制類藥品成分的止咳藥多數為處方藥,按照藥品分類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消費者在藥店選購處方藥時需出具由執(zhí)業(yè)醫(yī)師開具的處方。在非處方止咳藥中,部分藥品同樣含有管制類藥品成分,目前,比較常見的成分有可待因(又名甲基嗎啡)、麻黃堿(又名麻黃素、麻黃堿)、樟腦酊、罌粟殼這四類,按照有關規(guī)定,藥品成分必須在說明書中明確標注,因此消費者在選購止咳藥時可通過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中的藥品成分部分加以區(qū)別。
據報道,在博羅的一些小商店只要說“邦”老板就知道是買什么東西。本是處方藥的產品在藥店和士多店都可以隨意買到,如何加強對于處方藥的監(jiān)管再次擺到臺前。
中國中醫(y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研究員孫有富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消費者購買止咳藥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兩點。首先,要到正規(guī)的藥店去購買,保證購買的藥品是真藥;其次,學會留意藥品批號,注意辨別是否是真的批號,還有就是要學會看藥品成分,注意成分里面是否有不能添加的成分或管制藥品成分。